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铜仁米豆腐(灰碱粑)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加工工艺、卫生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铜仁米豆腐(灰碱粑)的加工与流通。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cessing of Tongren Rice Tofu (Grey Alkali Cake)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铜仁米豆腐,又称灰碱粑,是贵州铜仁地区极具地方特色的一种传统食品。为了规范其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和风味特色,2019年发布了TGZSX 048-2019《铜仁米豆腐(灰碱粑)加工技术规程》。该标准从原料选择、加工流程到成品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为生产者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原料要求
首先,在原材料的选择上,标准要求使用优质大米作为主要原料,并且建议选用当年新产的大米以保证其新鲜度和口感。此外,还需采用天然植物灰或食用碱作为凝固剂,这些材料不仅能够赋予产品独特的风味,还能促进蛋白质的凝结,形成理想的质地。
加工步骤
1. 浸泡:将选好的大米洗净后放入清水中浸泡6至8小时,直至米粒充分吸水膨胀。
2. 磨浆:浸泡好的大米需用石磨或其他设备磨成细腻的米浆。
3. 煮浆:将磨好的米浆倒入锅中加热至沸腾,并持续搅拌以防糊底。在此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植物灰水或食用碱水,这一步骤对于确定最终产品的硬度至关重要。
4. 成型:煮熟后的米浆趁热装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压实成型。模具可以是竹制篮子或者不锈钢盘等。
5. 冷却与脱模:待米豆腐完全冷却后,轻轻取出模具即可得到完整的成品。
质量要求
根据标准规定,合格的铜仁米豆腐应具有以下特征:
- 外观光滑平整,色泽均匀;
- 手感坚实但不过于硬脆;
- 味道清香,略带植物灰特有的甘甜味;
- 切片时不应出现裂纹或破碎现象。
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上述各项规定,特别是在温度控制、时间掌握以及配料比例等方面需格外注意。同时,加工环境也必须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污染影响食品安全。
通过遵循TGZSX 048-2019《铜仁米豆腐(灰碱粑)加工技术规程》,不仅可以制作出符合地方特色的优质产品,还能够有效提升整个行业的生产水平和服务质量。这一标准对于推动当地特色小吃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