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铜仁绿豆粉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加工工艺、卫生要求、质量控制及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以绿豆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铜仁绿豆粉的加工企业。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cessing of Tongren Mung Bean Nood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铜仁绿豆粉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食品,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规范铜仁绿豆粉的加工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特制定了TGZSX 012-2019《铜仁绿豆粉加工技术规程》。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铜仁绿豆粉从原料选取到成品包装的全过程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铜仁地区生产的优质绿豆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制作铜仁绿豆粉的生产活动。
二、术语和定义
1. 铜仁绿豆粉:以铜仁地区种植的绿豆为原料,经过筛选、浸泡、磨浆、蒸煮、压榨、干燥等工序制成的条状或片状产品。
2. 传统工艺:指沿袭当地世代相传的手工操作方法,并结合现代科技进行改良的技术流程。
三、原料要求
1. 原料选择:选用颗粒饱满、色泽正常、无虫蛀、无霉变的新鲜绿豆作为主要原料。
2. 辅料使用:可适量添加饮用水及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添加剂(如增稠剂),但不得影响产品的天然属性。
四、加工步骤
1. 清洗与筛选:将收获后的绿豆进行充分清洗去除杂质,并通过筛选剔除不合格品。
2. 浸泡处理:将挑选好的绿豆置于清洁的冷水中浸泡6-8小时,直至豆粒吸水膨胀。
3. 磨浆阶段:将浸泡后的绿豆加入适量清水后送入磨浆机中研磨成细腻均匀的浆液。
4. 蒸煮成型:将调制好的浆液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内,在蒸汽锅中加热至熟透并定型。
5. 冷却切条:待蒸煮好的半成品自然冷却后按照一定宽度切成条状或片状。
6. 干燥保存:采用自然晾晒或者机械烘干的方式使成品达到适宜含水量,最后包装入库。
五、质量控制
1. 感官指标:成品应具有正常的颜色、气味及滋味,表面光滑无裂痕。
2.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不超过12%,蛋白质含量不低于5%。
3. 卫生安全:严格遵守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确保产品不含任何有害物质。
六、包装储存
1. 包装材料需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保证密封性良好且环保可降解。
2. 存放环境温度保持在常温条件下,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七、运输管理
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轻拿轻放,防止碰撞损坏;同时做好防雨措施,确保货物完整到达目的地。
八、附则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凡从事铜仁绿豆粉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照执行。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则需经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后方可变更。
以上就是关于TGZSX 012-2019《铜仁绿豆粉加工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概述。希望各生产企业能够严格按照此标准组织生产活动,共同促进铜仁绿豆粉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