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芪中药材的商品规格、等级评定要求、检验方法及规则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黄芪中药材的生产、加工、流通和质量评价。
Title:Specification and Grade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TCACM 1021.4-2018)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作为传统中药材之一,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根据《TCACM 1021.4-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规定,黄芪的商品规格和等级划分主要依据其来源、性状特征、内在质量等多方面因素。
首先,从来源上来看,黄芪分为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两种。蒙古黄芪主产于我国内蒙古、山西、甘肃等地,而膜荚黄芪则多见于东北三省及河北地区。这两种黄芪在外观和药效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规格等级评定时会有所侧重。
其次,性状特征是评价黄芪质量的重要指标。优质的黄芪应具备以下特点:根条粗壮、质地坚实、断面皮部淡黄色至棕黄色、木质部呈淡黄色或黄白色,且纤维性强;气味微弱,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不同等级的黄芪在这些性状上的表现会有细微差别,比如根条的长短、直径的大小、颜色的深浅等都会影响其分级。
再者,内在质量也是衡量黄芪品质的关键要素。通过检测黄芪中的有效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类物质以及皂苷类物质的含量来判断其药用价值。通常情况下,高浓度的有效成分意味着更好的疗效,这直接影响到黄芪的商品等级。
此外,《TCACM 1021.4-2018》还对黄芪的包装、储存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保证药材的质量稳定性,黄芪需存放在通风干燥处,避免受潮霉变,并且要注意防虫蛀处理。
综上所述,《TCACM 1021.4-2018》为黄芪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商品规格等级标准,这对于规范市场交易、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采购商都应该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确保每一级黄芪都能达到应有的质量和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