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皮革和毛皮材质鉴别的通用方法,包括外观特征、显微结构及化学分析等技术要求和操作步骤。本文件适用于皮革和毛皮产品的材质鉴别及其相关质量控制。
Title:Leather and Fur - Material Identification - General Meth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基于TLTA 001-2018标准的皮革和毛皮材质鉴别通用方法解析》
在纺织品、皮革制品以及毛皮制品的质量检测中,准确鉴别材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TLTA 001-2018《皮革和毛皮 材质鉴别 通用方法》这一标准为行业提供了权威的技术指导,确保了材质鉴别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该标准首先明确了皮革与毛皮的定义及其分类。皮革是指经过物理和化学处理的动物皮,具备一定的机械性能和使用价值。毛皮则是指带毛的动物皮,其鉴别需要同时考虑毛发和皮层的特性。标准将皮革分为天然皮革、合成革和再生革三大类,毛皮则根据动物种类和加工方式进行了细分,这为后续的鉴别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具体的鉴别方法上,TLTA 001-2018提出了多种技术手段。感官检验是最基本的方法,通过观察颜色、纹理、气味等特征来初步判断材质类型。显微镜观察法能够更细致地分析纤维结构和组织形态,对于区分天然皮革和合成革具有重要意义。化学分析法利用特定试剂与材质发生反应,产生特有的颜色变化或沉淀现象,从而确定材质成分。热分析法通过对材料进行加热,观察其分解温度和释放气体,进一步确认材质属性。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综合分析的重要性。在实际操作中,单一的鉴别方法往往难以全面反映材质特性,因此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交叉验证。例如,在对某款疑似皮革制品进行鉴定时,先通过感官检验发现其表面光滑且无明显毛孔,再借助显微镜观察确认内部纤维排列紧密且均匀,最后利用化学分析法检测出其含有聚氨酯成分,最终判定其为合成革。
TLTA 001-2018不仅规范了皮革和毛皮材质鉴别的具体流程,还特别指出在整个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规定,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标准要求所有实验设备必须定期校准,试剂需按照规定条件储存,操作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这些措施有效保障了鉴别结果的权威性。
总之,TLTA 001-2018为皮革和毛皮材质鉴别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质量检测机构,都可以从中获得宝贵的参考依据。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才能真正实现材质鉴别的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