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纺织品耐渗色色牢度的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纺织品耐渗色色牢度的测定。
Title:Textiles - Colour fastness testing - Rubbing fastness to colour transfer
中国标准分类号:W52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耐渗色色牢度是纺织品色牢度测试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它主要评估染料或颜料从纺织品上转移到其他材料(通常是白色织物)上的程度。这项测试对于确保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耐用性和美观性具有重要意义。
测试原理
耐渗色色牢度的测试通常采用灰色样卡进行评定,通过将试样与一块白布叠合后,在一定压力下摩擦,观察白布上的沾色情况来判断纺织品的耐渗色性能。根据摩擦次数的不同,可以分为干摩擦和湿摩擦两种类型。
测试步骤
1. 准备样品:选取代表性试样,并按照标准要求裁剪成适当尺寸。
2. 安装设备:将试样正面朝上放置于底布之上,然后覆盖一块白色摩擦布,确保所有边缘对齐。
3. 施加压力:根据具体标准规定的压力值,均匀地施加到摩擦头上。
4. 执行摩擦操作:
- 干摩擦:直接进行摩擦操作。
- 湿摩擦:先用蒸馏水湿润摩擦布至饱和状态后再进行摩擦。
5. 评估结果:取下摩擦后的白色摩擦布,对照灰色样卡评级,确定其沾色等级。
影响因素
影响纺织品耐渗色色牢度的因素众多,包括但不限于:
- 染料本身的性质;
- 纺织纤维种类及结构;
- 印染工艺条件;
- 后整理处理方式等。
结论
良好的耐渗色色牢度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有效避免因色牢度问题引发的消费者投诉和法律纠纷。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这一指标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应严格遵循相关国家标准如TCNTAC 19-2018的规定开展检测工作,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同时也要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性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