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中常规致病菌快速检测的恒温扩增芯片法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和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的快速检测。
Title:Foodborne Pathogen Rapid Detection Method -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Chip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SPSTC 11-2018食品中常规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恒温扩增芯片法》解读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致病菌显得尤为重要。2018年发布的TCSPSTC 11-2018标准为食品中常规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恒温扩增芯片法。
该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常见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检测流程。与传统方法相比,恒温扩增芯片法具有显著优势。首先,它能在恒定温度下完成核酸扩增反应,无需复杂的热循环设备,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其次,芯片设计实现了多目标同步检测,可同时对多种致病菌进行筛查,提高了检测效率。再者,整个检测过程耗时短,通常在1小时内即可获得结果,这对于紧急情况下的食品安全控制至关重要。
标准详细描述了从样品预处理到最终结果判定的全过程。样品经过富集培养后,提取核酸并加入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混合液,置于恒温扩增仪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通过芯片读取装置获取信号数据,并依据内置算法判断是否存在目标病原体。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质量控制措施,包括阳性对照、阴性对照以及空白对照的设置,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
值得注意的是,此方法虽然高效便捷,但其灵敏度和特异性仍需定期校准验证。实验室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操作,并对人员培训和技术维护给予足够重视。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食品基质,可能需要对前处理方法做出适当调整以优化检测效果。
总之,TCSPSTC 11-2018标准的出台为食品行业提供了一种先进可靠的致病菌检测方案。它不仅满足了现代食品安全监管的需求,也为相关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任何新技术的应用都离不开持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