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口腔种植中数字化取骨植骨的临床操作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开展口腔种植相关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及相关从业人员。
Title:Clinical Guidelines for Digital Bone Harvesting and Grafting in Dental Implant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NAHIEM 143-2025《口腔种植数字化取骨植骨临床规范》中,相较于前一版本,新增了一项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条款:“数字化取骨应结合术前三维影像评估与术后影像验证,确保取骨区域的骨量、骨质及解剖结构符合预期”。这一条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在口腔种植领域对数字化技术应用的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
新标准强调,在进行取骨手术前,必须通过高精度的三维影像(如锥形束CT或CBCT)对供区进行详细评估,包括骨密度、骨宽度、骨高度以及邻近重要解剖结构(如下牙槽神经、上颌窦等)的位置关系。同时,在术后也需通过影像学手段进行验证,以确认实际取骨情况与术前规划一致,从而避免因术中意外导致的并发症。
这一变化的核心在于强化了“术前规划—术中执行—术后验证”的闭环管理理念。过去,许多医生在进行取骨手术时,仅依赖经验判断,缺乏系统性的影像数据支持。而新标准要求将数字化影像作为决策依据,不仅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也提高了手术的可重复性和可追溯性。
在实际应用中,该条款需要多学科协作完成。影像科医生需提供高质量的三维重建图像,口腔外科医生根据图像制定详细的取骨方案,手术过程中利用导航系统辅助定位,术后则再次进行影像检查以确认效果。这种流程虽然增加了术前准备时间,但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尤其对于复杂病例而言,其价值不可忽视。
此外,该条款还推动了数字化设备在口腔临床中的普及。医院需配备高性能的CBCT设备,并具备相应的软件分析能力,以支持术前的精准规划。这也对医生的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掌握传统外科技术,还需熟悉数字化工具的操作与数据分析。
综上所述,TNAHIEM 143-2025中关于“数字化取骨应结合术前三维影像评估与术后影像验证”的规定,是当前口腔种植领域迈向精准医疗的重要一步。它不仅是技术规范的更新,更是临床思维模式的转变,为未来口腔种植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科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