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菇菌种制作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贮存运输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草菇菌种的生产、加工及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traw Mushroom Spaw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草菇菌种制作技术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TJSEFA 001-2018《草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为规范草菇菌种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将围绕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了草菇菌种制作的基本要求。包括对生产环境、设备设施以及人员资质的具体规定。生产环境需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污染源的存在;设备设施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知识技能。
其次,在培养基制备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质量控制措施。选用新鲜优质的原料,按照配方准确称量混合均匀后灭菌处理。灭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与时间参数,以保证杀灭所有微生物的同时不破坏培养基的有效成分。
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了接种技术。接种室需提前消毒并检测空气质量达标后方可使用。操作时穿戴无菌工作服,采用火焰灼烧等方式对外植体表面进行消毒,并迅速将其接入已准备好的培养基中。整个过程要快速完成,减少外界干扰因素影响成功率。
第四章讲述了发菌管理。新接种后的试管或瓶装培养物应放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期间注意观察生长状况及时调整温湿度条件。当发现异常情况如杂菌污染等问题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扩散蔓延。
最后还特别强调了成品检验及储存运输环节的重要性。成品需要经过严格的外观检查、显微镜检测等手段确认符合标准后才能入库保存。储存时要注意防潮防晒,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安排运输方式以确保产品质量不受损。
总之,《草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TJSEFA 001-2018从多个维度规范了草菇菌种生产的全过程,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希望从事相关工作的企业和个人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