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松辽7号水稻新品种的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松辽7号水稻的规模化种植和生产管理。
Title:High-yield and High-quality Comprehensiv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for Songliao No. 7 Rice New Varie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松辽7号水稻新品种是近年来农业科研领域的重要成果,其高产优质特性为提升粮食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提供了有力支持。为了充分发挥该品种的优势,确保种植户能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特制定本综合栽培技术规范。
首先,在选地与整地环节,应选择土壤肥沃、排灌便利且前茬作物未使用过长残效除草剂的地块进行种植。深耕细耙,保证耕层深厚均匀,同时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氮磷钾复合肥,为秧苗生长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关于育秧管理,建议采用工厂化育秧方式,严格控制播种量和播期,确保秧苗整齐健壮。在秧田管理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温度变化,适时通风炼苗,并做好水分调控,防止病害发生。移栽时要保证合理的行株距,一般为30×15厘米左右,每穴2-3株,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又能减少病虫害传播几率。
再者,在田间管理方面,分蘖期至拔节期是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此阶段要加强水肥管理,适当增加灌溉次数并及时追施促蘖肥;孕穗开花期则侧重于提高结实率,可喷施叶面肥增强抗逆性;抽穗后期注意控水降湿,避免倒伏现象出现。此外,定期巡查田块,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生物或化学防治措施予以处理。
最后,在收获阶段,待95%以上的谷粒变黄且籽粒硬化后即可开始收割。机械化作业可以显著提高效率,但要注意调整割台高度以防损伤穗轴影响品质。入库前务必晾晒干燥,确保含水量符合安全储存标准。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完全可以实现松辽7号水稻新品种的高产优质目标,助力现代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