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木耳菌包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设施与设备、原料要求、菌种选择、菌包制作、培养管理、出耳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黑木耳菌包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Black Fungus Mycelium Ba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黑木耳菌包生产技术规程是保障黑木耳种植质量与产量的重要依据。根据TFSSJ SYNY004-2018《黑木耳菌包生产技术规程》,以下为关键操作要点:
首先,在原料准备阶段,应选用新鲜、无霉变的木屑作为主料,辅以适量麸皮和石膏粉。所有原料需经过筛选、粉碎并充分混合均匀。
其次,关于拌料环节,水料比需严格控制在1:1.2至1:1.3之间,确保水分分布均匀。拌料完成后静置2小时让其充分吸水膨胀。
灭菌过程至关重要,常压灭菌要求温度达到100℃后持续保持8-10小时;高压灭菌则需在126℃条件下维持2小时以上。灭菌结束后要自然冷却至30℃以下方可接种。
接种室需提前一天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并保持清洁干燥环境。操作人员须穿戴无菌工作服,采用双氧水对手部及工具进行消毒后方可进入接种区域。
培养室内温度应维持在22℃~25℃范围内,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之间。定期检查菌丝生长状况,及时清理污染菌袋。
遵循以上规程,可有效提高黑木耳菌包的质量与成活率,为后续栽培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