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TCACM 004-2017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

    TCACM 004-2017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诊断治疗
    12 浏览2025-06-02 更新pdf1.93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辨证分型、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中医临床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辨证施治及相关研究。
    Title:TCACM 004-2017 Viral Hepatitis TCM Differentiation Criteria
    中国标准分类号:R2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 封面预览

    TCACM 004-2017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
  • 拓展解读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多种不同类型的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中医在治疗这类疾病时强调辨证施治。TCACM 004-2017《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为中医药临床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该标准根据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特点,将疾病的证候分为多个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辨证要点和治疗方法。

    辨证分型

    1. 湿热蕴结型:此类型常见于急性期患者,表现为发热、黄疸、恶心呕吐、腹胀便溏等症状。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方药可选用茵陈蒿汤加减。

    2. 肝郁脾虚型:多见于慢性迁延期患者,症状包括胸胁胀痛、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治疗应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常用逍遥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3. 瘀血阻络型:适用于慢性活动期或重症患者,可见面色晦暗、蜘蛛痣、肝掌等体征,伴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4. 脾肾阳虚型:长期患病导致体质虚弱者可能出现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症状。治疗上以温补脾肾为主,推荐使用附子理中丸或金匮肾气丸加减。

    5. 气血两虚型:表现为全身乏力、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此时需要补气养血,可以考虑八珍汤作为基础方进行调整。

    注意事项

    -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医生还需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及病情变化灵活调整方案。

    - 中医治疗强调整体观念与个性化治疗相结合,在遵循上述标准的同时也要注重观察疗效反馈并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 对于严重病例或者合并其他并发症的情况,应及时转诊至西医专科接受进一步检查与处理。

    总之,《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为中医药在病毒性肝炎领域的规范化诊疗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但具体用药仍需由专业医师根据实际情况开具处方。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TCACM 014-2016 中成药上市后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技术规范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