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气环境腐蚀试验中地面气象因素的观测要求、方法和记录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开展大气环境腐蚀试验时对相关地面气象因素的观测与数据采集。
Title:Atmospheric Environment Corrosion Test - Grou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bser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Z72
国际标准分类号:19.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SCP 0015-2017《大气环境腐蚀试验 地面气象因素观测》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大气环境腐蚀试验中地面气象因素观测的标准。这项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在进行腐蚀试验时,能够准确、全面地获取与大气腐蚀相关的气象数据,从而为研究和评估材料在特定大气条件下的腐蚀行为提供可靠依据。
根据该标准的要求,在开展大气环境腐蚀试验时,需要对一系列关键的地面气象因素进行系统的观测。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与风向、日照时数以及气压等。每一种气象要素都有其独特的观测方法和技术要求,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例如,对于温度的测量,标准建议使用经过校准的温度计,并将其放置于百叶箱内,以避免直接阳光照射和地面辐射的影响;湿度观测则可以通过干湿球温度计或电子湿度传感器来完成;降水量需通过雨量筒精确记录;而风速和风向的测定可以采用风杯式风速仪和风向标联合操作。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观测站的选择应当具有代表性,即站点应位于开阔地带,远离高大建筑物、树木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局部气候状况的因素。同时,为了提高数据的可用性,观测的时间间隔也作了明确规定,通常情况下,各项气象参数每隔一定时间(如每小时)就要记录一次。
遵循这一标准不仅有助于科研人员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的大气腐蚀特性,而且对于工业界设计更耐久的产品同样意义重大。通过对大气环境腐蚀试验中地面气象因素的科学观测,可以为防腐蚀措施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进而延长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之,《大气环境腐蚀试验 地面气象因素观测》标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