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苦荞麦米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加工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及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苦荞麦为原料,经清理、碾磨等工艺加工制成的苦荞麦米的生产与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uckwheat Rice Process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XAGS 0036-2024《苦荞麦米加工技术规程》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有了更细化的要求。其中,关于“原料预处理”这一环节的变化尤为显著。新标准中增加了对苦荞麦原料水分含量的具体要求,规定其应在12%-15%之间。
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后续加工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当苦荞麦原料的水分过高时,容易导致加工设备运行不稳定,影响成品率;而水分过低,则可能使原料过于干燥,在研磨等操作中产生较多碎屑,降低产品品质。
那么如何准确测量并控制原料的水分呢?推荐使用快速水分测定仪进行检测。首先将样品均匀铺展于仪器托盘上,关闭盖子后开机测量。仪器会根据设定时间自动显示结果。如果检测到水分超出规定范围,则需要通过自然晾晒或者人工烘干的方式调节至合适水平。例如,若水分偏高可摊薄放置通风处自然风干;若水分偏低则可通过喷雾加湿器适度增湿。
此外,在实际生产中还需注意环境湿度的影响。生产车间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避免因外界气候变化而导致原料水分波动。同时定期校准仪器确保数据准确性,从而有效执行新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提高苦荞麦米的整体加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