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用三元材料锂离子蓄电池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三元材料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蓄电池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
Title:Electric Vehicle Ternary Material Lithium-ion Battery
中国标准分类号:K76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电动汽车用三元材料锂离子蓄电池技术解析》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三元材料锂离子蓄电池因其优异的性能逐渐成为主流动力选择。根据TZZB 0279-2017《电动汽车用三元材料锂离子蓄电池》标准,该类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使用寿命和良好的高低温性能。
在技术参数上,该标准规定了电池的工作电压范围为2.5V至4.35V,标称电压为3.65V。其循环寿命要求不低于500次,且容量保持率不低于80%。内阻应小于等于30毫欧姆,确保电池具备优良的放电能力。
安全性是该标准关注的重点,规定电池需通过针刺、过充、短路等严格测试。尤其在针刺试验中,电池应不爆炸、不起火,仅出现热失控现象。此外,电池还须具备温度保护功能,在55℃以上自动降低输出功率,保障使用安全。
制造工艺方面,该标准强调正极采用镍钴锰酸锂材料,负极使用石墨类材料,电解液选用碳酸酯类溶剂。同时要求电池具备良好的一致性,单体电池间的电压偏差不得超过3%,以保证电池组整体性能稳定。
在环境适应性上,电池应在-20℃至60℃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低温放电性能要求在-20℃环境下,电池容量不低于常温容量的70%。此外,电池还需具备防水防尘能力,达到IP67防护等级。
该标准还对电池管理系统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精确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监测,以及过流、过压和欠压保护功能。系统应能实时显示电池状态,并具备故障报警和数据记录功能。
综上所述,TZZB 0279-2017标准从多个维度规范了电动汽车用三元材料锂离子蓄电池的技术要求,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