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用调味油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植物油为原料,添加香辛料或其他配料制成的食用调味油。
Title:Edible Seasoning Oil
中国标准分类号:XK1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GZSX 015-2017 食用调味油》标准解析
食用调味油是一种以植物油为基料,添加各种天然香辛料或其提取物,通过物理方法制成的具有特定风味的油脂产品。该标准适用于生产、销售和检验这类产品。
在感官要求上,产品应具备正常色泽,不得有杂质和异味。色泽通常呈现为金黄色或棕黄色,透明度良好。任何出现浑浊、沉淀或者颜色异常的产品均不符合标准。
理化指标方面,酸价不得超过3.0mg/g,过氧化值不得超过0.25g/100g。这些指标反映了产品的稳定性和新鲜程度。酸价过高意味着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而过氧化值超标则表明油脂可能已经氧化变质。
卫生指标严格控制了重金属、微生物以及污染物的含量。铅含量不得超过0.1mg/kg,砷含量不得超过0.5mg/kg。同时,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数量也必须符合规定限值,确保食用安全。
标签标识需清晰标明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等信息。特别是要注明是否含有过敏原成分,如坚果类物质。
生产工艺上要求采用压榨、浸出或其他物理方法制取基础油,并且在调配过程中不得使用化学溶剂或添加剂。整个生产环节应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污染源接触。
储存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晒,温度控制在常温以下,避免阳光直射,防止产品发生氧化劣变。搬运时轻拿轻放,避免包装破损。
遵循此标准可以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每一个步骤都要细致把控,确保产品质量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