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古陶瓷样品的命名原则、编码方法和标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古陶瓷研究、检测、修复及相关领域的样品管理。
Title:Ancient Ceramics Sample Naming Rule
中国标准分类号:K21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40.33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古陶瓷样品命名规则是文物保护和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础,它为样品的分类、管理以及学术交流提供了统一的标准。TGYSP 2-2017《古陶瓷样品命名规则》作为一项行业标准,对古陶瓷样品的命名进行了系统化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标准的核心内容及其实际应用价值。
标准背景与意义
古陶瓷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于了解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命名规则,导致样品信息混乱,影响了科研效率和成果共享。TGYSP 2-2017的出台旨在解决这些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命名方式,确保每一件古陶瓷样品都有清晰可辨的身份标识。
核心内容解析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
1. 基本结构:每个古陶瓷样品的名称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产地、年代、器型、材质等关键要素。这种结构化的命名方式便于快速定位特定类型的样品。
2. 产地标注:明确指出样品出土或收藏地的具体位置,可以细化到省、市、县甚至具体的遗址点。这不仅有助于追踪样品来源,也为区域性的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便利。
3. 年代划分:按照历史时期将古陶瓷分为若干阶段,并赋予相应的代码表示。例如,“商周”、“秦汉”、“唐宋”等不同时间段都有对应的编号,方便进行时间上的比较分析。
4. 器型描述:根据器物形状的不同,如碗、盘、瓶、罐等给予专门术语定义,并采用标准化缩写形式记录下来。
5. 材质说明:区分陶质、瓷质以及其他特殊材质,并在名称中体现出来。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样品本身的技术特征。
6. 附加信息:对于某些需要特别强调的情况(比如修复痕迹),可在正式名称之后添加备注说明。
实际应用案例
假设某博物馆收藏了一件出土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裴李岗文化的红陶鬶,按照TGYSP 2-2017的规定,这件文物就可以命名为“HNZZXLSPJHDTG”。其中,“HN”代表河南,“ZZ”代表郑州,“XL”代表新郑,“SPJH”代表裴李岗文化,“DTG”表示红陶鬶。这样的命名既简洁明了又包含了丰富的信息量,非常适合日常管理和学术交流使用。
总结
TGYSP 2-2017《古陶瓷样品命名规则》为我国古陶瓷研究提供了一个科学严谨的基础框架。它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促进了国内外同行之间的沟通协作。未来随着更多细节被完善,相信这项标准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