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监测)系统现场端的建设要求、技术性能、安装规范及运行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监测)系统的现场端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On-site End of Fixed Pollution Source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现场端建设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实时掌握企业排放情况、提高环境监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TCAEPI 11-2017《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监测)系统现场端建设技术规范》,该标准对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和实施指南。
系统构成与功能要求
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由数据采集传输仪、监测仪器、数据处理软件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组成。其中,数据采集传输仪负责采集各监测仪器的数据,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数据上传至环保部门的监控平台。监测仪器则包括烟尘监测仪、气态污染物监测仪等,用于实时检测污染物浓度。数据处理软件需具备数据存储、分析、查询及报警等功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安装与调试
在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布线和设备安装,确保所有连接牢固可靠。同时,要对每个监测点位进行校准测试,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调试阶段需要检查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但不限于通信链路是否正常、数据传输是否稳定等。此外,还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演练,以确保一旦发生故障能够迅速响应。
维护与管理
为保持系统的长期有效运行,定期维护必不可少。这包括清洁设备表面灰尘、检查电源线路是否有老化现象、更换易损件如滤膜等。同时,还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及其职责范围,记录每次维护保养的具体内容和时间,以便追溯问题根源。
安全防护措施
考虑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在构建网络架构时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设置防火墙、加密传输通道等,防止非法入侵造成数据泄露。另外,对于敏感信息的访问权限也应严格控制,只允许授权人员操作相关设备。
总之,《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监测)系统现场端建设技术规范》不仅规定了具体的技术指标,更强调了从规划到实施再到后续运维全过程的质量把控。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精准地监控固定污染源排放状况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