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裸眼3D显示领域的基本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适用于裸眼3D显示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应用及交流。
Title:TC3D 001-2017 Part 1: Basic Terms for Autostereoscopic 3D Display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3D 001-2017 第1部分:裸眼3D显示基本术语》是裸眼3D显示领域的重要标准之一,该标准为行业提供了统一的专业术语定义,有助于推动裸眼3D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下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的解读。
一、立体视觉与深度感知
裸眼3D显示的核心在于提供立体视觉体验,使观察者能够感知到三维空间中的物体深度。标准中对“立体视觉”进行了明确界定,即通过双眼接收不同视点的图像信息,并在大脑中融合形成具有深度感的视觉效果。同时,“深度感知”被定义为观察者对场景中物体距离远近的主观判断能力,这是评价裸眼3D显示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二、视差与视点
视差是指左右眼观察同一物体时所见位置的差异,它是产生立体视觉的基础。标准详细描述了“视差”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强调了合理控制视差范围对于确保舒适观看体验的重要性。此外,“视点”也被单独列出,指代屏幕上特定区域发出光线的方向,多个视点组合可以实现多视角显示效果。
三、视区与重影
“视区”描述了裸眼3D显示器前特定区域内能够获得最佳立体视觉效果的空间范围。标准指出,扩大有效视区是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方向之一。而“重影”现象则是在非理想条件下可能出现的问题,表现为不同视角下的图像在某些位置发生叠加或模糊,影响观感清晰度。为此,标准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四、分辨率与视点密度
随着技术进步,裸眼3D显示设备的分辨率要求越来越高。“分辨率”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像素数量,还涉及每个视点对应的图像质量。标准特别强调了“视点密度”,即单位面积内包含的有效视点数目,这对于保证高质量的裸眼3D显示至关重要。
五、视角与观看角度
“视角”定义了裸眼3D显示设备所能覆盖的最佳观看范围,而“观看角度”则是观察者相对于屏幕的最佳观测位置。标准明确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帮助设计人员准确评估产品性能。
六、其他相关术语
除了上述核心术语外,标准还涵盖了诸如“自动立体显示”、“光栅技术”等其他重要概念。其中,“自动立体显示”强调无需佩戴特殊眼镜即可实现立体效果的特点;“光栅技术”则是实现裸眼3D显示的关键手段之一,通过控制光线传播路径来区分不同视角的信息。
总之,《TC3D 001-2017 第1部分:裸眼3D显示基本术语》为裸眼3D显示领域的专业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严谨的定义和科学的方法论对于促进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