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滨海稻区机插水稻高效施肥的技术要求、施肥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滨海稻区机插水稻的高效施肥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fficient Fertilization of Mechanized Transplanting Rice in Coastal Rice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滨海稻区机插水稻高效施肥技术规程》(TPJDZ 0007-2017)是一项专门针对滨海地区机插水稻种植的施肥技术规范。这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标准适用范围
该规程适用于滨海稻区采用机械插秧方式种植的水稻生产。滨海稻区由于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高,地下水位较浅,对肥料的吸收和利用具有特殊要求。因此,制定这一标准对于指导当地农民进行精准施肥至关重要。
关键技术要点
1. 基肥施用:在水稻移栽前,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施足基肥。通常情况下,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并配合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料,确保水稻生长初期有足够的养分供应。
2. 追肥管理:追肥是机插水稻高效施肥的关键环节之一。一般分为分蘖肥、穗肥和粒肥三次施用。分蘖肥应在移栽后7-10天内施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穗肥则需在拔节期至孕穗初期施用,以增加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粒肥则是在抽穗后期适量补充氮素,防止早衰,延长叶片功能期。
3. 肥料种类选择:推荐使用缓释性或控释性的肥料产品,这类肥料能够缓慢释放养分,减少养分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此外,还可以结合喷施叶面肥,特别是在水稻生育后期,通过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如锌、硼等,改善植株营养状况,增强抗逆能力。
4. 灌溉与施肥配合:良好的水分管理与施肥相结合可以显著提升肥料效果。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田间持水量,避免因缺水而导致肥料固定或淋溶损失。特别是在干旱条件下,应及时灌水,保证肥料的有效利用。
5. 环境友好型施肥:为保护生态环境,在施肥时要严格控制化肥用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面源污染。提倡使用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学肥料,既可改良土壤结构,又能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6. 监测与评估:建立完善的田间试验体系,定期检测土壤养分含量及水稻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施肥方案,确保施肥策略符合实际需求。
结语
《滨海稻区机插水稻高效施肥技术规程》(TPJDZ 0007-2017)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施肥指导,还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遵循此标准,不仅可以提高水稻单产水平,还能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为滨海稻区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