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滨海稻区水稻工厂化育秧的术语和定义、育秧设施与设备、育秧基质要求、种子处理、播种技术、苗期管理及秧苗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滨海稻区水稻工厂化育秧生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ctory-based Rice Seedling Cultivation in Coastal Rice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滨海稻区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TPJDZ 0001-2016)是一项专门针对滨海稻区水稻工厂化育秧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标准化流程提升育秧效率与秧苗质量,确保水稻生产的安全性和高产稳产。以下为该标准的核心要点及实施建议。
标准主要内容
#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滨海稻区采用工厂化方式培育水稻秧苗的过程管理,包括育秧设施的建设、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等环节。
# 二、育秧设施要求
1. 场地选择:应选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交通便利的地方。
2. 设施结构:温室大棚需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配备通风换气系统和遮阳网,以适应滨海地区多风、盐碱化的气候特点。
3. 灌溉系统:建立完善的滴灌或喷灌系统,保证水分供应均匀。
# 三、种子处理
1. 精选种子: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发芽率高的优质品种。
2. 消毒处理:使用药剂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虫害发生。
3. 催芽处理:将经过消毒的种子置于适宜温度下催芽,直至露白即可播种。
# 四、播种技术
1.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最佳播种期,一般为春季气温稳定回升时。
2. 播种密度:合理控制播种量,保持秧苗间距适当,避免过密导致生长不良。
3. 覆土厚度:播种后覆盖一层薄土,厚度约为0.5-1厘米,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
# 五、田间管理
1. 温湿度调控:初期保持较高温度促进出苗,后期逐步降低温度锻炼秧苗。
2. 水分管理: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浇水,保持基质湿润但不过湿。
3. 施肥管理:适时适量施用营养液,补充秧苗生长所需养分。
4.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秧苗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生物或化学方法防控病虫害。
实施建议
1. 加强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标准内容,提高操作技能。
2. 技术支持:引入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和技术手段,提升工作效率。
3. 监测评估: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定期检测秧苗质量和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措施。
通过严格执行《滨海稻区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TPJDZ 0001-2016),可以有效改善滨海稻区水稻种植的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