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髯鸢尾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繁殖方法、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贮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髯鸢尾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earded Ir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1T 227-2025有髯鸢尾栽培技术规程》是一份专门针对有髯鸢尾这种植物的栽培技术规范,旨在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来指导种植者科学地进行有髯鸢尾的栽培管理,从而提高其生长质量和观赏价值。以下是根据该标准整理的一些关键点:
一、选址与整地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优先考虑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土壤类型以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且pH值适中的沙壤土为佳。整地前需彻底清除杂草及残留物,并深耕翻土,确保土壤松软透气。同时施加适量的基肥,如腐熟农家肥或复合肥,为后续植株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二、繁殖方法
有髯鸢尾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方式进行扩繁。种子繁殖适合大规模生产,但生长周期较长;而分株繁殖则更快速简便,适用于家庭园艺爱好者。无论是哪种方式,在操作过程中都需要注意保持工具清洁,避免病害传播。
三、定植与田间管理
定植时要按照规定的株行距合理安排植株位置,通常每平方米可种植8至10株左右。定植后要及时浇水,促进根系尽快恢复活力并扎根。日常管理中要注意定期除草松土,防止杂草争夺养分。同时根据天气变化适时调整灌溉频率,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加强水分供应,但也要注意不要积水以免造成烂根现象。
四、病虫害防治
有髯鸢尾常见的病害包括锈病、叶斑病等,而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等。预防为主是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因此平时就要加强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对于已经发生的病虫害,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人工捕捉)、生物方法(如释放天敌)或者化学药剂来进行控制,但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执行,切勿过量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或其他副作用。
五、采收与储存
当有髯鸢尾开花结束后即可考虑采收,此时正是收获最佳时期。采收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植株。采收下来的花朵应及时处理,可以用于制作干花装饰品或者其他工艺品。如果需要长期保存,则应将其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后密封包装存放。
以上就是依据《DB6101T 227-2025有髯鸢尾栽培技术规程》总结出的一些实用技巧,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栽培这种美丽的花卉。记住,耐心细心加上科学合理的管理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