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一码管地”管理与服务的基本要求、编码规则、数据管理、业务流程、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基于“一码管地”模式的土地资源管理与服务工作。
Title:Work Specifications for \"One Code Land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一码管地”管理与服务工作规范》(DB3207/T 2030—2024)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发布的关于土地管理和服务的一项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利用统一的土地编码体系,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高效服务。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一码管地”的基本原则,包括唯一性、稳定性、共享性和安全性。这意味着每一个地块都将拥有唯一的编码,这个编码在土地的不同使用阶段保持不变,并且可以被多个部门共享使用,同时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
其次,在技术要求方面,标准规定了土地编码的生成规则、数据采集的标准以及信息系统的建设指南。土地编码由特定的字符组合而成,能够反映土地的位置、用途、权属等基本信息。数据采集需要遵循统一的技术规范,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信息系统则应具备数据存储、查询、分析和更新等功能。
再者,标准还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流程,涵盖土地审批、登记、交易、监测等多个环节。例如,在土地审批过程中,申请人需提供详细的申请材料并通过系统验证土地编码的有效性;在土地登记时,登记机构要核实土地编码对应的地块信息是否准确无误;而在土地交易环节,则可以通过土地编码快速获取相关地块的历史交易记录和当前状况。
此外,为了保障“一码管地”工作的顺利实施,标准强调了培训教育的重要性。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接受专业培训,熟悉土地编码的应用方法及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最后,本标准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一码管地”工作中来,共同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形成合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