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盐土青贮饲料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生产工艺流程、加工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在江苏省内利用盐土资源进行青贮饲料的生产与加工。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Saltland Silage Fe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盐土青贮饲料生产与加工技术规程(DB3207/T 1065—2024)旨在规范盐土地区青贮饲料的生产与加工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该标准适用于江苏连云港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盐土环境下的青贮饲料生产。
首先,在原料选择上,应选用耐盐性强、适口性好的牧草品种,如紫花苜蓿等,并保证其生长周期内无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污染。收获时间宜在植物开花前期进行,此时营养成分最高且水分含量适宜。
其次,在预处理环节,需将收割后的牧草切碎至2-3厘米长度,并去除杂质如泥土和枯叶。为了降低盐分浓度,可以采用浸泡法或冲洗法对牧草进行初步处理。
接着是装填与压实步骤。将处理好的牧草装入专用青贮窖中时要均匀分布并逐层压实,以排除空气,防止霉变。每层厚度控制在20-30厘米之间为佳。当达到设计容量后立即密封,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并压上重物。
发酵期间需要保持温度在20℃-35℃范围内,同时注意通风换气以防过热导致品质下降。一般情况下,经过60天以上的自然发酵即可开窖使用。
最后,在使用前应对成品进行感官检测和理化指标分析,包括颜色、气味以及pH值等项目,确保符合相关要求后再投入使用。此外还应建立完整的追溯体系记录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以便于后续改进优化。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不仅可以提高盐土地区青贮饲料的整体水平,还能有效促进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