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花菜机械化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收获及储运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青花菜的机械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chanized Production of Broccol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青花菜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实践要点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青花菜的机械化生产成为提升种植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江苏省发布的DB32/T 1192-2025《青花菜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为这一过程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本文将围绕该标准的核心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并结合实际应用提出关键操作要点。
首先,在品种选择方面,标准强调应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且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在播种前,种子需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发芽率和纯度达到规定要求。同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时间,通常以秋季为主栽季节。
其次,关于整地与施肥环节,规程指出土壤耕翻深度应在25厘米以上,并施足基肥。推荐使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氮磷钾比例保持在3:1:2左右。此外,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也是保障青花菜生长环境稳定的关键措施之一。
再者,在田间管理过程中,机械化移栽机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定植时株行距一般控制在40×60厘米左右,保证植株间有足够的空间生长发育。在生长期中,要密切关注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采用物理防治与生物农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控。
收获阶段同样不容忽视。标准建议采用专用采摘设备,在青花菜主花球直径达到8-12厘米时及时采收,以保证产品的商品性和口感品质。同时,注意分级包装,避免机械损伤导致质量下降。
综上所述,《青花菜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到最终收获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建议。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化的流程,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大幅提升青花菜的整体产量与品质,助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