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档案电子标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编码规则、数据结构、写入与读取要求以及安全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档案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电子标签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规范。
Title:Application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nic Tags in Archives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M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1182-2025《档案电子标签应用规范》是由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档案管理中电子标签的应用。这项标准适用于各类档案馆以及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需要进行档案管理的场所。以下是对该标准的一些深度解读:
标准背景与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档案管理的需求。DB32/T 1182-2025的出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通过引入电子标签技术,提高了档案管理效率,增强了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与准确性。
核心内容解析
1. 术语定义:明确了“电子标签”、“RFID”等专业术语的概念,为后续条款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
2. 系统构成:规定了电子标签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设施(如读写器、天线)和软件平台(数据管理系统),强调了各部分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3. 功能要求:
- 数据采集: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录入与更新。
- 查询检索: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查询服务。
- 安全保护:采用加密算法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4. 实施指南:从项目规划到具体操作流程都给出了详细指引,帮助企业或机构顺利部署电子标签系统。
5. 维护管理:提出了定期检查、故障排除及升级优化的具体措施。
实施建议
- 在选择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比如环境条件、使用频率等因素。
- 加强人员培训,确保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技术和操作方法。
-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分工,保障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之,《档案电子标签应用规范》不仅是一项技术标准,更是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工具。通过遵循此标准,可以有效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促进资源共享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