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麦生产中化肥定额制使用量和使用强度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及监测评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小麦种植过程中化肥使用的科学管理和环境保护。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Quota-based Fertilizer Use in Wheat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小麦化肥定额制使用量与使用强度技术规程(DB3209/T 1304-2025)是江苏省徐州市为规范小麦生产过程中化肥施用行为而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地确定化肥的施用量和使用强度,实现化肥减量增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徐州市行政区域内小麦种植区化肥的定额制使用量和使用强度的技术指导。它涵盖了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生长周期内化肥的合理施用原则、方法以及管理措施。
二、术语定义
1. 定额制:指根据土壤肥力水平、作物需肥特性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科学计算出每亩土地上各类肥料的最佳施用量。
2. 使用量:指实际应用于农田中的化肥数量,单位为千克/公顷或千克/亩。
3. 使用强度:表示单位面积上所施加的化肥总量,通常以千克/亩为计量单位。
三、基本原则
1.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土壤类型及耕作制度选择适宜的施肥方案。
2. 平衡施肥:保持氮磷钾等主要养分之间的比例协调,避免单一元素过量导致浪费或环境污染。
3. 综合考虑:不仅要关注当季作物的需求,还要兼顾后续轮作作物的利益。
4. 科学监测:定期检测土壤养分状况,及时调整施肥计划。
四、具体要求
1. 施肥时期:分为基肥、追肥两个阶段。基肥应在整地前一次性施入;追肥则根据苗情长势分期进行。
2. 化肥种类:推荐使用复合肥料作为主肥源,并辅以有机肥提升土壤结构和肥力稳定性。
3. 推荐用量:对于高产田块,每公顷施纯氮约225公斤左右;中产田块约为180公斤;低产田块则控制在135公斤以内。同时注意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比例。
4. 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化肥流失率,提倡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配合精准施肥技术减少面源污染风险。
五、实施步骤
1. 调查评估:收集整理相关数据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气象信息、土壤测试结果等。
2. 方案设计:依据调查所得数据制定详细的施肥方案。
3. 技术培训:组织农户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标准内容。
4. 监督检查:建立长效机制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反馈,并适时修订完善标准条款。
六、效益分析
遵循此标准可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 提升经济效益: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投入成本;
- 改善生态效益:减少化肥残留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 增强社会效益: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总之,《小麦化肥定额制使用量和使用强度技术规程》(DB3209/T 1304-2025)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地方性法规文件,在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共同营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