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抗虫杂交棉生产的术语和定义、选地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区域内抗虫杂交棉的生产。
Title: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Bt Hybrid Cott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抗虫杂交棉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品种,其生产技术规程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DB1311T 037-2005《抗虫杂交棉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抗虫杂交棉的种植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科学合理。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在选择抗虫杂交棉品种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及市场需求进行综合考虑。选用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并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种子处理方面,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精选,去除杂质和破损种子,并进行消毒处理以预防病害发生。
二、整地与施肥
整地时要求深耕细耙,保证土壤疏松平整,有利于根系发育。基肥施用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做到平衡施肥。追肥则要根据棉花生长情况适时适量补充氮磷钾等养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三、播种育苗
适宜的播种期为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5℃以上时开始播种。采用营养钵育苗可以有效缩短生育期,提高成活率。注意控制播种密度,保持适当的行距和株距,便于后期田间管理和机械化作业。
四、田间管理
苗期要加强水分管理,防止干旱影响幼苗成活;蕾期至花铃期是需水高峰期,应及时灌溉满足作物需求;后期适当控水有助于促进棉铃成熟。同时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及时防治病虫害,特别是针对棉铃虫等主要害虫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五、收获与储藏
当棉铃充分开裂且纤维洁白时即可采收。收获后要及时晾晒干燥,避免因潮湿导致品质下降。储藏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虫,确保产品质量不受损。
六、环境保护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量,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抗虫杂交棉生产技术规程》为指导农民科学种植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抗虫杂交棉的整体生产水平。希望广大种植户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规程,共同推动我国棉花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