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公害苹果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苗木培育、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无公害苹果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on-polluted Appl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规程(DB1311/T 023-2003)是河北省衡水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无公害苹果的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以下是对该标准的一些关键点进行解读和分析。
首先,在产地环境方面,该标准要求苹果种植区域必须远离工业区和交通主干道,以减少污染源的影响。土壤、水质以及大气质量均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不会对果实造成有害物质残留。
其次,在栽培管理上,强调选用抗病虫害能力强且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作为苗木来源,并采用合理的密植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提倡使用有机肥料代替化学肥料,通过深耕改土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发育良好。
对于病虫害防治,则鼓励采取物理方法如粘虫板、诱捕器等非化学手段控制害虫数量;必要时可适量施用高效低毒农药但须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此外还应注意及时修剪枝条去除病弱组织,保持树冠通风透光良好状态有助于减轻病害发生几率。
在采收与贮藏环节中,规定了不同成熟度等级下适宜采摘时间,并建议采用人工轻摘方式避免损伤果皮表层;入库前应对果实表面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后方可进入冷藏库保存。整个过程中都应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引起二次污染的因素。
最后,在包装标识上也做出了明确规定:所有用于销售的商品果必须单独分拣装箱,并在外包装上明确标注产品名称、生产单位、净含量及执行标准编号等内容以便消费者识别查询。
综上所述,《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规程》从产地选择到最终销售全过程都进行了细致规划与指导,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苹果品质还能保障食用安全性,值得广大果农参考学习并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