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公害茄子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无公害茄子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on-Polluted Eggplant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无公害茄子生产技术规程(DB1311/T 014-2002)是河北省衡水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茄子的无公害种植过程。该标准从产地环境、栽培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首先在产地环境方面,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近三年未使用过高毒农药的土地作为种植基地。土壤pH值应在6.0-7.0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
其次在栽培管理上,建议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定植时株行距保持在40×60厘米左右,每亩定植密度控制在2800-3200株。生长期间要适时追肥浇水,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要加强水肥管理。
关于病虫害防治,提倡以农业防治为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利用黄板诱杀蚜虫,设置防虫网阻隔害虫侵入。化学药剂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严格控制用量和次数,并注意安全间隔期。
此外还应对采收环节做出明确规定,确保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整个生产过程中应建立完整的田间档案记录,包括投入品使用情况、农事操作等信息,以便追溯产品质量。
通过严格执行这一规程,可以有效提高茄子产量和品质,同时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