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公害大蒜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无公害大蒜的生产。
Title:Non-environmental Garlic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无公害大蒜生产技术规程解析
在农业生产中,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11T 018-2002无公害大蒜生产技术规程》为大蒜的无公害种植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的一些关键内容和技术要点的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上,应选用适应当地自然条件、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质品种。播种前需进行种子精选,确保种子质量。
其次,土壤准备是大蒜生长的基础。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在整地时,应深耕细作,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保证土壤养分充足。
种植密度直接影响大蒜的产量和品质。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适宜的行距和株距,合理密植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田间管理方面,要定期除草,保持田间清洁。适时浇水,特别是在大蒜的膨大期,要保证水分供应。施肥要科学合理,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注重氮磷钾的平衡施用。
病虫害防治是无公害生产的关键环节。应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扩散蔓延。
最后,在收获阶段,要掌握好最佳收获时间,避免过早或过晚收获影响品质。收获后要及时晾晒,妥善贮藏,防止霉变。
总之,《DB1311T 018-2002无公害大蒜生产技术规程》为大蒜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规范,可以有效提升大蒜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