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建筑工程中使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检验与应用。
Title:Standard for Inspection of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中国标准分类号:C30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超性能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近年来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规范这种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地方标准DB65/T 8014-2024《超高性能混凝土检验标准》。该标准于2024年正式实施,为确保超高性能混凝土产品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标准主要内容
1. 适用范围
DB65/T 8014-2024适用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施工及验收过程中的质量检验。本标准规定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2. 技术要求
- 强度等级:根据抗压强度的不同,将超高性能混凝土分为多个强度等级,以满足不同工程需求。
- 工作性:包括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指标,确保施工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能。
- 耐久性:对混凝土的抗冻融循环能力、抗渗性能和抗化学侵蚀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
- 碱骨料反应:防止因碱骨料反应导致的结构破坏问题。
3. 试验方法
- 抗压强度测试:采用标准试块进行养护后测定其抗压强度值。
- 流动度测定:通过坍落度筒法或扩展度法来评估拌合物的工作性。
- 密度测量:利用称重法计算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密度。
- 吸水率检测:模拟实际使用环境下的吸水情况,评价材料的耐久性。
4. 检验规则
- 出厂检验:每批次产品都需按照规定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并出具合格证明文件。
- 型式检验:当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或者新产品首次投产前应进行型式检验。
- 抽样方案:明确抽样数量及取样位置,保证样本代表性。
5.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 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在明显处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及执行标准编号等信息。
- 包装方式应便于装卸且不影响产品质量。
- 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碰撞损伤,并保持干燥清洁的环境条件。
- 贮存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超过期限需重新检测确认是否符合要求才能继续使用。
实施意义
DB65/T 8014-2024《超高性能混凝土检验标准》的出台填补了新疆地区在此领域的空白,不仅有助于提高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还能有效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它也为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统一的操作指南和发展方向,促进了整个产业链条的进步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