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品质机采棉高效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脱叶催熟、机械化采收及储运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高品质机采棉的高效生产过程。
Title:High-Quality Machine-Harvested Cotton Efficient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品质机采棉高效生产技术规程》(DB6531/T 011-2024)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机采棉生产的规范性文件。该规程旨在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措施,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棉花生产的机械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新疆地区的机采棉种植区域,包括但不限于南疆和北疆的主要产棉县市。规程内容涵盖了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的技术要求,为农户提供了标准化的操作指南。
二、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质高产品种至关重要。推荐使用抗病性强、纤维长度适中、成熟期一致且适应机械采摘的品种。种子处理环节也需严格按照规程执行,确保种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三、播种技术
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气温变化合理安排,通常在4月中旬至5月初进行。采用精量播种技术,控制好播种深度与行距,以利于后期机械化作业。同时,要注重土壤墒情调节,保证出苗整齐度。
四、田间管理
1. 水肥管理:实行滴灌施肥一体化技术,依据棉花生长阶段调整灌溉量及肥料施用量,避免浪费资源。
2. 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控策略,优先选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药剂,并结合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捕等手段减少虫害发生几率。
3. 整枝打顶:适时开展整枝工作,去除多余枝叶,促进植株通风透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五、机械化采收
当棉铃开裂率达到70%以上时即可开始机械采收。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上岗作业,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下完成收获任务。此外,在卸棉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六、采后处理
收获后的棉花应及时清理杂质并进行初步加工,如打包成捆便于储存运输。对于不达标的产品则需要单独存放直至进一步处理完毕为止。
总之,《高品质机采棉高效生产技术规程》不仅为新疆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先进适用型农业技术提供了有力支持,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以及农民增收致富目标早日实现。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此规程,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共同推动我国棉花产业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