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数据管理、编码规则、数据采集、数据交换与共享、数据质量控制及应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实施。
Title:Data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Specification for Unified Social Credit Code of Legal Entitie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管理和应用规范》(DB46/T 676-2025)是由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的,旨在规范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过程中的数据管理与应用。该标准自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对于提升社会信用体系的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每个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识别码,它由原来的多个代码整合而成,包括工商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等。这一标准化的编码系统有助于消除信息孤岛现象,促进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根据DB46/T 676-2025的规定,在数据管理方面,要求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交换及安全保护机制。具体而言,数据采集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数据存储需采用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的技术手段,保障数据不被篡改或丢失;数据传输过程中应采取加密措施防止泄露;数据交换则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格式,以便于不同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
在应用方面,该标准强调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作为唯一标识符在整个经济社会活动中的广泛应用。例如,在行政审批中可以简化流程,减少重复提交材料的情况发生;在市场监管领域可用于追踪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监管效能;在金融服务方面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评估企业信用风险,优化信贷决策。
此外,为了保证标准的有效执行,《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管理和应用规范》还明确了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的责任义务,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构建诚信社会的过程中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等方式,增强相关人员对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的理解和支持力度。
总之,《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管理和应用规范》(DB46/T 676-2025) 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它不仅为各类主体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同时也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更多配套政策措施相继落地生效,相信这一制度将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开放型经济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