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长江江苏段污染物接收船舶作业的条件、要求及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在长江江苏段内从事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的相关单位和船舶。
Title:Requirements for Operation of Vessels Receiving Pollutants in the Jiangsu S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B32/T 5071-2025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长江江苏段污染物接收船舶作业条件及要求解析
长江江苏段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备受关注。为规范污染物接收船舶的作业行为,确保作业安全与环保达标,江苏省发布了DB32/T 5071-2025《长江江苏段污染物接收船舶作业条件及要求》这一地方标准。
该标准对污染物接收船舶的作业条件进行了明确规定。首先,在船舶适航性方面,要求接收船舶必须持有有效的船舶检验证书和营运证书,并配备符合要求的防污染设备。这些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油水分离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等,以确保在作业过程中能够有效处理各类污染物,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其次,关于人员资质,标准强调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员都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这不仅包括船员的基本操作技能,还涵盖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学习,以提高全员的环保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再者,作业环境的要求也不容忽视。标准指出,在进行污染物接收作业前,需对作业水域进行全面评估,确认满足作业条件。例如,水流速度、能见度等因素都会影响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时,还需提前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分工,确保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地开展。
此外,对于作业记录也有严格的规定。每次作业完成后,必须详细记录作业时间、地点、种类及数量等内容,并妥善保存相关资料至少三年以上,以便日后查阅或审计之用。
最后,标准还特别提到应急措施的重要性。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如泄漏事故等,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按照规定程序上报相关部门。
综上所述,《长江江苏段污染物接收船舶作业条件及要求》从多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旨在通过严格的制度保障,促进长江江苏段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