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基本要求、评估方法、干预措施及保障机制。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中小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ealth Manage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 Part 1: Mental Health
中国标准分类号:C0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5061.1-2025 中小学生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心理健康》是一项专门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系统的措施促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这项标准不仅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了指导原则,还明确了在不同场景下如何进行心理健康管理的具体操作方法。
首先,在学校层面,该标准要求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等设施,并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教师。同时,学校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时发现并干预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此外,还需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在家庭环境中,家长需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当发现孩子出现异常行为时,应及时与专业人士联系寻求帮助。同时,家长还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良好心态影响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社会方面,则需要构建起多层次的支持网络,包括但不限于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以及企业单位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进来。例如,可以举办各类宣传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设立热线电话提供即时援助服务;开发应用程序方便人们随时获取相关信息资源等等。
总之,《DB32/T 5061.1-2025》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强调了预防为主、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力求将可能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保障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