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与禾虫套种套养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条件、苗种选择、养殖管理、病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水稻与禾虫套种套养的生产与管理。
Title:Rice and Mud Worm Integrated Cultivation and Breed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4T 74—2025水稻、禾虫套种套养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
近年来,随着生态农业理念的深入人心,水稻、禾虫套种套养模式因其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实现生态平衡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规范这一模式的实施,广东省制定了地方标准DB4404T 74—2025《水稻、禾虫套种套养技术规范》,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科学指导。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水稻、禾虫套种套养的基本原则。要求在种植过程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合理布局和科学管理,确保稻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同时强调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提倡使用环保型肥料和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在具体操作层面,标准对稻田的选择提出了严格要求。建议选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地块进行种植,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对于禾虫养殖,则需要确保稻田具备良好的水质条件以及适宜的水温环境。
此外,关于套种套养的具体操作流程,标准也给出了详细的说明。包括但不限于插秧前的准备工作、插秧密度控制、施肥灌溉方案制定等环节。特别是在施肥方面,提倡采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既保证了作物生长所需养分又减少了化学物质残留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该标准还特别关注了病虫害防治问题。鼓励采用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捕器来捕捉害虫,同时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比如利用天敌昆虫来抑制害虫数量增长。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农药使用量,还能进一步维护稻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最后,关于收获后的管理同样不可忽视。标准指出应定期清理稻田内的杂物,保持田间清洁卫生;并对所产稻谷及禾虫进行妥善储存,防止二次污染发生。
总之,《DB4404T 74—2025水稻、禾虫套种套养技术规范》是一部全面而细致的技术指南,它不仅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引,也为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广大农户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此标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共同促进我国农业向着更加高效、环保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