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等院校能源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能源管理体系、能源使用与节约、监测与评价、改进与创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内的高等院校开展能源管理工作,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Title:Energ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97.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等院校能源管理规范(DB21/T 4112-2025)》解读与实施要点
近年来,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加强高等院校的能源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辽宁省发布的DB21/T 4112-2025《高等院校能源管理规范》为高校开展节能降耗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
该规范从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技术应用、运行维护等多个维度对高校能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组织管理方面,强调要建立由校领导牵头的能源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制度建设上,要求制定能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确保各项节能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技术应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环节。规范鼓励高校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如LED照明系统、变频空调、智能控制系统等。同时,还提倡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和精细化管理。
在运行维护方面,规范要求定期对能源设施进行检查保养,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此外,还应加强对师生员工的节能宣传教育,培养良好的节能习惯,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
实施DB21/T 4112-2025《高等院校能源管理规范》,不仅有助于降低学校运营成本,减轻环境压力,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全体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各高校应当以此为契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稳步推进各项节能措施落地见效,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