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魁蚶浮筏养殖的环境要求、苗种选择与投放、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海域内魁蚶的浮筏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loating Raft Culture of Venus Clam (Korean Clam)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魁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贝类,其浮筏养殖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DB21/T 4106-2025魁蚶浮筏养殖技术规范》的发布为这一领域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该标准从选址、设施搭建到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确保魁蚶养殖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首先,在选址方面,标准要求养殖区域应远离工业污染源,水质需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同时,考虑到潮汐变化对养殖的影响,应选择水深适中、水流畅通且风浪较小的地方作为养殖场地。此外,还应对底质进行评估,优先选用泥沙混合型底质以利于魁蚶生长。
其次,在设施搭建上,浮筏结构的设计至关重要。标准建议使用抗腐蚀性强、强度高的材料制作浮体,并配备足够的锚泊系统来固定整个养殖装置。为了便于管理和操作,还需设置合理的间距与行距,保证每个养殖单元都能获得充足的光照和营养物质交换。
再者,在日常管理环节,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如溶解氧、盐度等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环境条件。另外,合理安排投喂计划也很关键,既要满足魁蚶生长所需又不能造成浪费或污染。同时,注意观察个体健康状况,一旦出现病害迹象要立即隔离处理并查明原因。
最后,在收获阶段同样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流程。根据市场行情和个人需求确定最佳采收时间,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捕捞,避免损伤贝壳影响后续销售。此外,还应对废弃物妥善处置,防止二次污染。
综上所述,《DB21/T 4106-2025魁蚶浮筏养殖技术规范》为从事该行业的人员提供了全面而具体的指导方针。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不仅可以提升产品品质,还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