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蛋鸡健康养殖的场地选择与建设、品种选择与繁育、饲料与营养、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及记录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蛋鸡健康养殖生产过程的技术指导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ealthy Egg Chicken Farm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HAS 139-2024《蛋鸡健康养殖技术规程》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和细化,其中关于“环境控制”这一章节的变化尤为显著。新版标准对蛋鸡舍内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并增加了具体监测频率与调控措施。
以“环境温度控制”为例,老版标准仅笼统地规定了适宜温度范围为16℃至26℃之间,而新版则进一步细分了不同生长阶段鸡群的最佳温度区间:育雏期(0-6周龄)推荐保持在32℃至28℃之间逐渐下降;产蛋前期(7-20周龄)维持在24℃左右;高峰期(21-72周龄)则需稳定在18℃至22℃范围内。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极端天气条件下如何快速响应并采取有效手段保证鸡舍内温差不超过±2℃。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养殖场应当配备完善的自动化控温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风机湿帘降温装置、加热器以及保温帘等设施。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维护这些设备确保其正常运作,并建立详细的日常记录档案以便追溯分析。当外界气温过高时,可通过增加通风量、喷雾加湿等方式降低舍内温度;反之,在寒冷季节则要注重密封保暖减少热量流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版标准还要求每隔两小时巡查一次鸡舍内部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过热或过冷现象应及时调整策略直至恢复正常状态为止。通过这样的精细化管理措施不仅能够提高蛋鸡生产性能还能有效预防疾病发生从而保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