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皂角苗木培育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嫁接育苗、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皂角苗木的培育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ap Pod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01T 070-2025皂角苗木培育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为了规范皂角苗木的培育过程,确保苗木质量,提高种植成活率,制定了地方标准DB6501T 070-2025《皂角苗木培育技术规程》。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皂角苗木从种子采集到出圃的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
首先,在种子采集阶段,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作为采种对象。种子成熟后要及时采摘,并进行干燥处理,避免霉变。种子的净度和发芽率需达到一定标准才能用于播种。
其次,在育苗前的准备工作上,要对土壤进行深耕细作,施足基肥,保证土壤疏松肥沃。同时,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和催芽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和幼苗的抗性。
在播种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播种时要注意控制播种深度和间距,保持适当的行距,以便于后期的管理和生长。播种后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幼苗期是皂角苗木生长的关键时期,要加强水肥管理,定期除草松土,及时防治病虫害。当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可以适当间苗,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最后,在苗木出圃前,要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苗木符合相关标准。出圃时要注意包装和运输方式,减少苗木损伤,提高成活率。
通过严格执行DB6501T 070-2025《皂角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升皂角苗木的培育质量和种植效果,为生态建设提供优质的苗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