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业气象灾害野外调查的基本原则、调查内容、调查方法、数据记录与整理以及调查报告编制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农业气象灾害的野外调查和评估工作。
Title:Field Investigation Guidelines for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70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2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928-2025《农业气象灾害野外调查指南》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农业气象灾害野外调查的流程与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业务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这项标准适用于全区范围内农业气象灾害的野外调查工作,包括干旱、洪涝、霜冻、冰雹、大风等常见灾害类型。
在实际操作中,调查人员需要根据标准要求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携带必要的仪器设备如温度计、湿度计、风速仪以及记录工具,并确保这些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出发前还应明确调查的目的地、路线规划及安全措施,同时了解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
到达现场后,调查组需按照既定方案开展工作,首先对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进行详细记录,接着观察并描述灾害造成的具体影响,比如作物受损程度、土壤湿度变化等情况。此外,还需采集必要的样本,例如植物叶片、土壤样品等,用于后续实验室分析。
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至关重要,所有数据都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调查,如无人机航拍获取更全面的影像资料,或者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处理空间分布信息。
完成野外调查后,应及时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和材料,撰写详细的调查报告,总结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带来的经济损失,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建议和技术改进措施。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之,《农业气象灾害野外调查指南》为标准化开展此类活动提供了明确指引,对于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能够有效提升调查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增强应对突发性农业气象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