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常见特殊地基处治的质量监控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公路工程中软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盐渍土等特殊地基的处治与质量监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Quality Monitoring of Common Special Foundation Treatment in Highway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5073-2024《公路常见特殊地基处治质量监控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公路建设中遇到的特殊地基处理制定的技术标准。这项规范旨在确保在公路工程中,当面临软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特殊地质条件时,能够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地基处理,并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实施有效的质量监控。
首先,在适用范围上,该规范适用于甘肃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二级公路工程中的特殊地基处理工作。对于其他等级的公路或其他类型的工程项目,如果存在类似的特殊地基情况,则也可以参照执行。
其次,关于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诸如“特殊地基”、“换填法”、“挤密桩法”等专业词汇的具体含义,为后续的技术要求提供了准确的概念基础。例如,“特殊地基”被定义为具有较高承载力或变形特性差异较大的地层组合,这些特性可能对公路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构成威胁。
接着是基本规定,强调了勘察设计阶段的重要性,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根据详细的地质勘探报告来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案,并且在施工前要编制详细的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此外还特别指出,所有的地基处理作业都应当遵循先试验后推广的原则,即在正式大规模施工之前,需要通过小规模试验验证所选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在具体的技术要求方面,规范详细列出了多种常见的特殊地基处理方法及其相应的质量控制要点。比如针对软土地基,推荐使用预压法、真空预压法或者搅拌桩法等手段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并减少沉降量;而对于湿陷性黄土,则建议采用强夯置换法或是注浆加固法来进行改善。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操作流程和技术参数限制,如强夯时锤重与落距的选择、注浆压力及浆液配比等都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执行。
另外,关于质量检验评定体系也是本规范的一大亮点。它建立了从原材料检测到最终验收的一整套完整流程,包括但不限于土工试验、静载荷试验、动力触探测试等在内的多项检测项目。同时,还规定了各个阶段的质量评价指标,比如承载力特征值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沉降速率是否符合预期目标等等,从而保证了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
最后,在安全环保措施上也有明确指示,要求所有参与人员都要接受必要的培训教育,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施工现场需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周边环境,避免因施工活动造成不必要的生态破坏。
总之,《公路常见特殊地基处治质量监控技术规范》不仅为从事公路建设的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权威性的指导手册,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不断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决心。通过严格执行这一规范,可以大大提高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