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农7号小黑麦的种子质量要求、栽培技术、收获与贮存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甘农7号小黑麦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质量控制。
Title:DB62T 5057-2024 Ganong No.7 Black Ry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甘农7号小黑麦(DB62/T 5057-2024)栽培技术规范》解读
甘农7号小黑麦是一种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其栽培技术规范(DB62/T 5057-2024)为该品种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从品种特性、栽培环境、播种技术、田间管理及收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特性
甘农7号小黑麦具有抗寒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其株型紧凑,叶片宽厚,穗大粒多,籽粒饱满。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强度适中,适合制作面包和面条等食品。适宜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的地区种植。
二、栽培环境要求
1. 土壤:选择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或砂壤土,土壤pH值以6.5-7.5为宜。
2. 气候:要求年平均气温8-12℃,无霜期120天以上。
3. 前茬作物:前茬以豆类、油菜等为佳,避免连作。
三、播种技术
1. 播种期:秋播最佳时间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2. 种子处理:播前晒种2-3天,用种衣剂包衣防治地下害虫。
3.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控制在15-20公斤。
4. 播种方式:采用条播,行距20-25厘米,播深3-5厘米。
四、田间管理
1. 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拔节期追施尿素10-15公斤/亩。
2. 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关键生育期需保证水分供应。
3. 中耕除草:苗期进行1-2次中耕,拔节期及时除草。
4. 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
五、收获
1. 收获期:当植株茎秆变黄,籽粒含水量降至13%左右时收获。
2. 收割方式:采用联合收割机一次性完成割晒脱粒。
3. 后期处理:收获后及时晾晒,确保籽粒安全贮藏。
综上所述,严格按照DB62/T 5057-2024标准实施甘农7号小黑麦的栽培,能够充分发挥其优良特性,实现高产稳产,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