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富硒水稻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秧、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富硒水稻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lenium-enriched Ric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富硒水稻生产技术规程——DB36/T 1112-2025解析
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 1112-2025《富硒水稻生产技术规程》为规范富硒水稻的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标准从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到收获储存等多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提升富硒稻米品质和安全性。
在产地环境方面,要求土壤中硒含量适中且无污染,pH值适宜,确保良好的灌溉条件。种植前需进行土壤检测,合理调整土壤肥力。
品种选择上,应选用经过审定的优质高产抗病品种,并具备较强的硒吸收能力。播种时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确定最佳播期。
栽培管理是关键环节,包括合理密植、平衡施肥、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特别强调施用有机肥和专用富硒肥料,通过叶面喷施等方式补充硒元素,同时注意防止重金属超标。
在收获与储存阶段,要求适时收割,及时干燥处理,避免二次污染。整个生产过程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相关标准,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此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富硒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健康食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