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自然资源三维立体大数据服务的技术要求、数据组织与管理、服务功能、服务质量与保障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自然资源领域的三维立体大数据服务的设计、开发和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3D Stereoscopic Big Data Services in Natural Resour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自然资源三维立体大数据服务技术规范解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自然资源管理正逐步向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迈进。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 2127-2025《自然资源三维立体大数据服务技术规范》应运而生,为自然资源的三维立体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共享和服务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
该标准明确了自然资源三维立体大数据服务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在数据采集方面,强调了多源数据融合的重要性,包括遥感影像、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地籍调查数据等多种数据源的整合,以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对数据采集设备的精度、分辨率以及数据格式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采集的数据能够满足后续处理和应用的需求。
数据处理环节是整个流程中的关键部分。标准详细规定了数据预处理、质量检查、坐标转换等步骤的操作规范。特别指出,在进行数据融合时,要采用先进的算法和技术手段,消除不同数据源之间的误差,提高数据的一致性。此外,还要求建立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每一步处理过程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循。
存储与管理方面,标准提倡构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实现海量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快速检索。建议使用云存储技术,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还增强了系统的扩展能力。同时,还强调了元数据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对每条数据都附带详细的描述信息,便于用户理解和利用。
在共享与服务层面,标准倡导开放共享的理念,鼓励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便捷的服务接口。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或RESTful API的服务模式,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获取所需的数据和服务。同时,还特别关注了数据安全问题,要求采取必要的加密措施,保护敏感信息不被泄露。
总之,DB36/T 2127-2025《自然资源三维立体大数据服务技术规范》为推动自然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它不仅涵盖了从数据采集到最终服务的全流程,还充分考虑到了实际操作中的各种细节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未来,随着更多相关标准的出台和完善,相信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