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核桃低产林改造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改造类型与措施、抚育管理及档案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核桃低产林的改造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ow-yield Walnut Forest Reno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核桃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DB5101T 203—2025)是由四川省成都市发布的关于核桃低产林改造的技术规范。该规程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提升核桃低产林的产量和质量,促进核桃产业的发展。
首先,在进行核桃低产林改造时,需要对现有林地进行全面调查评估。这包括了解林地的基本情况、树种特性、土壤条件以及病虫害状况等信息。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数据,才能制定出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的改造方案。
其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方式来改善林分结构。例如,可以通过间伐稀疏的方式减少竞争,提高保留树木的生长空间;同时还可以引入优良品种进行嫁接换冠,以增强树势并改良果实品质。此外,加强肥水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合理施肥浇水能够有效促进植株健康发育。
再者,对于已经出现严重衰退现象的老龄化或病弱树体,则需及时采取更新复壮措施。比如采用高接换头的方法替换掉劣质枝条,或者干脆进行全垦重植,重新建立新的优质林分。
最后,在整个改造周期内还必须密切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既要避免因过度开发而导致水土流失等问题发生,又要注重维护生物多样性,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核桃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指导原则和技术路线图,有助于实现核桃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推动这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