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防震减灾科普场馆布展的基本要求、内容设计、展示形式、互动体验、安全措施及管理维护。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防震减灾科普场馆的布展设计、实施与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Exhibition Layout of Seismic Mitigatio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Venu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436-2025防震减灾科普场馆布展规范》是由天津市地震局提出并归口的,该标准规定了防震减灾科普场馆布展的基本要求、展示内容、展示形式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防震减灾科普场馆的布展工作。
在基本要求方面,布展应遵循科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的原则,确保内容准确无误,同时注重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展示内容应当涵盖地震基础知识、地震监测预警技术、地震应急救援知识等内容,以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展示形式上,可以采用实物模型、互动体验设备、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方式,增强展览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例如,通过模拟地震场景让参观者亲身体验地震带来的震撼,了解如何正确应对地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示地震发生的过程及其影响,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易懂。
此外,还应对场馆内的标识系统、导览服务等进行统一规划,方便游客获取信息。对于场馆的日常运营与维护也提出了具体指导,包括定期更新展品、开展主题活动等措施来保持场馆的新鲜度和活力。
总之,《DB12/T 1436-2025防震减灾科普场馆布展规范》为建设高质量的防震减灾科普场馆提供了详细的指引,有助于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防震减灾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