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堆肥过程中原料选择、工艺参数控制、质量监测及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内各类有机废弃物堆肥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Quality Control during Composting Proces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堆肥过程质量控制技术规程》(DB12/T 1423-2025)是由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25年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性技术规范。该规程详细规定了堆肥过程中从原料选择到最终产品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旨在确保堆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首先,在原料选择方面,规程要求堆肥原料应为农业废弃物、食品加工废弃物等有机废弃物,并且需要进行初步分选和预处理,去除杂质和不易降解物质。同时,为了保证微生物活性,原料的碳氮比需保持在25:1至30:1之间。
其次,关于堆肥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参数控制,规程指出温度是衡量堆肥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好氧堆肥过程中,堆体内部温度应在55℃至65℃范围内维持至少三天,以有效杀灭病原菌和杂草种子。此外,湿度也是影响堆肥质量的关键因素,通常建议保持在50%至60%之间。
再者,通风供氧对于维持堆肥系统内的氧气浓度至关重要。规程建议采用强制通风或翻堆等方式来提供足够的氧气,避免厌氧条件的发生。同时,还应对pH值进行监控,一般情况下,堆肥过程中的pH值会自然上升并趋于稳定,但若出现异常升高,则可能表明存在某些化学反应或污染问题。
最后,在产品检测与包装阶段,规程强调了对重金属含量、总养分以及水分等指标的严格检验。只有当这些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后,方可将成品包装入库,并附上清晰的产品标签说明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总之,《堆肥过程质量控制技术规程》(DB12/T 1423-2025)不仅为从事堆肥生产的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也为相关部门监督执行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