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旅游景区反恐怖防范的基本要求、人员防范、物理防范、技术防范、应急管理及监督检查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各类旅游景区的反恐怖防范工作。
Title:Tourism Scenic Spot Anti-terrorism Prevention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7T 112—2024 旅游景区反恐怖防范规范》的出台为我国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指导。该标准从组织架构、制度建设、设施配备等多个维度明确了旅游景区反恐防范的具体要求。
首先,在组织与责任方面,景区应成立专门的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人员职责。领导机构需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反恐工作,并制定应急预案。同时,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报告机制,确保突发事件能够及时上报和处理。
其次,在日常管理上,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检查制度、巡逻巡查制度以及教育培训制度等。通过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全员反恐意识及应对能力;同时加强对外来人员的身份核查,严格控制危险物品进入园区范围。
此外,技术防控措施也不可或缺。景区应当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无死角;设置金属探测门、X光机等安检设备对游客随身携带物品进行检查;合理规划紧急疏散通道并标识清晰可见。
最后还需注重应急演练。根据实际情况模拟不同类型的恐怖袭击事件场景,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参与实战演习,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操作性,从而提升整体应急处置水平。
总之,《DB5117T 112—2024》作为一项地方性技术规范,为推动旅游景区构建科学合理的反恐怖防范体系指明了方向。各景区应以此为契机,结合自身特点落实好各项规定内容,共同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