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内民用爆炸物品在反恐怖防范方面的基本要求、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涉及民用爆炸物品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的相关单位及场所。
Title:Norm for Anti-terrorism Prevention of Civil Explosiv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7/T 105—2024民用爆炸物品反恐怖防范规范》是四川省地方标准,旨在提升民用爆炸物品行业的反恐防范能力。该标准从人防、物防、技防三个方面详细规定了民用爆炸物品的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反恐怖防范要求。
在人防措施上,标准强调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并定期开展员工教育培训。同时要求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响应。
物防方面,规定仓库必须采用实体防护结构,如围墙、防盗门等设施,并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和入侵报警装置。对于运输车辆,则需加装GPS定位设备以及行驶记录仪,以便实时掌握车辆动态。
技术防范措施主要包括运用电子标签、射频识别(RFID)等先进技术对民用爆炸物品进行全程跟踪管理。此外还提倡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对异常行为进行预警,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标准特别指出,在重要时期或者敏感区域,应当加强巡逻检查力度,必要时可采取封闭式管理或者其他临时性管控措施。通过这些综合性的防范手段,可以有效降低民用爆炸物品被非法利用的风险,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